图片
多因脾胃运化失职,湿热内生,或因肝气不舒等导致机体疏泄失常,湿热内蕴,外泛肌肤,加之外感风热邪毒,两邪相搏,经络阻塞,气血凝滞而成本病。反复发作者因素体虚弱,藤理不密,卫外不固,易感风湿热邪,正虚邪恋,邪毒内结,故迁延日久。本病初起以清热解毒,除湿止痒为法;湿毒瘀阻者,以解毒除湿,活血软坚为去;后期气血耗伤,邪毒留恋,以补益气血,托毒消肿为法。今天给大家介绍6个流传千百年的经典名方,可以治疗不同类型的毛囊炎。1
1、五味消毒饮【出处】清·吴谦等《医宗金鉴》【组成】金银花15g,野菊花6g,蒲公英6g,紫花地丁6g,紫背天葵子6g。(此为原方用量,具体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)
图片
【用法】每日1剂,水煎服,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。
【功效】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。
【治疗】毛囊炎属热毒炽盛、湿热内蕴证。表现为头皮、颈背部散在粟粒大小与毛囊一致的丘疹或小脓疱,伴痒痛,舌红,苔黄。
方中金银花入肺胃,解中上焦之热毒,野菊花入肝经,清肝胆之火,两药相配,善清气分热结;蒲公英利水通淋,泻下焦之湿热,与紫花地丁相配,善清血分之热结,为痈疮疗毒之要药;天葵子入三焦,善除三焦之火,五药合用,气血同清,三焦同治,热清湿除,而消脓肿。
2
2、普济消毒饮
【出处】金元·李东垣《东垣试效方》
【组成】炒黄芩15g、炒黄连15g、陈皮6g、甘草6g、玄参6g、柴胡6g、桔梗6g、连翘3g、板蓝根3g、马勃3g、牛蒡子3g、薄荷3g、僵蚕2g、升麻2g。
(此为原方用量,具体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)
图片
【功效】清热解毒,疏散风热。
【治疗】毛囊炎热毒夹风证,临床表现为起病骤然,颈项、发际处见散在或密集粟粒样疮,顶端见黄色脓点,间可有毛发穿过,色掀红,疼痛颇剧,渗流黄水;舌质红,苔黄。
【用法】每日1剂,水煎服,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。
方用黄芩、黄连、玄参、马勃、板蓝根清泻肺胃火毒;牛蒡子、连翘、薄荷、白僵蚕、升麻、柴胡疏散上焦风热;陈皮、桔梗、生甘草化痰散结消肿,诸药相配,共收清热解毒,疏散风热之功。
3
3、越婢汤加减
【出处】东汉·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
【组成】生石膏、蒲公英、金银花各30g,麻黄、黄连、甘草各9g,连翘、皂角刺、赤芍各10g。
(此为原方用量,具体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)
【功效】透热解表,泻火解毒。
【治疗】用于风热之邪客于太阳,蕴结成毒,而致项后发际处密集簇生小结节大如蚕豆,小如米粒,此愈彼出,局部掀红肿痛,小便色黄,舌质红,苔薄黄,脉浮滑有力。
【用法】每日1剂,水煎服,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
方用麻黄宣肺,使邪从表而越;石膏清肺,使郁热从里而化;两药相配宣透郁热。配以蒲公英、金银花、黄连清热泻火解毒,连翘、皂角刺消肿散结,赤芍清热凉血,散瘀止痛,佐甘草健脾益气,以防苦寒伤胃,全方共奏透热解表,泻火解毒之功。
4
4、防风通圣散
【出处】金·刘完素《宣明论方》
【组成】防风15g、麻黄15g、荆芥15g、薄荷15g、连翘15g、桔梗30g、川芎15g、当归15g、炒白芍15g、白术15g、黑山栀15g、酒大黄15g、芒硝15g、石膏30g、黄芩30g、甘草60g,滑石90g。
(此为原方用量,具体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)
图片
【功效】疏风解表,清热利湿。
【用法】将上药研成粗末,每次9克,加生姜3片水煎服。若是改为汤剂,上述药方的药量减至原来的1/3即可。
【治疗】用于毛囊炎属风热上塞,内蕴湿热,临床见颈项发际黄豆至蚕豆大小结节,可有脓头,红肿浸润,掀掀红灼热,破流脓水。
可伴发热恶寒、痒痛等症状,小便色黄,大便秘结,舌质红,舌苔黄腻,脉数。
方用防风、荆芥、麻黄、薄荷疏风透表,使邪气、浊垢从汗而解;大黄、芒硝通便泄热;石膏、黄芩、连翘、桔梗清解肺胃之热:栀子、滑石清热利湿。再以当归、川芎、芍药养血活血;白术健脾燥湿;甘草和中,调和药性,则汗不伤表,清不伤里。
5
5、活血散瘀汤
【出处】明·陈实功《外科正宗》
【组成】川芎、当归、防风、赤芍、苏木、连翘、天花粉、皂角刺、红花、黄芩、枳壳各3g,大黄6g。
(此为原方用量,具体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)
图片
【功效】活血散瘀,泄热消肿。
【治疗】毛囊炎属湿毒瘀阻证,临床见皮肤有豆大结节,紫红,质硬坚,渐成搬痕性硬块,病程迁延,大便秘涩,舌质紫暗有瘀点,脉细涩。
【用法】上药用水400毫升,煎至320毫升,食前服。
方中川弯、当归、赤芍、苏木、皂角刺、红花活血祛瘀,散结消肿,连翘、天花粉清热化痰散结;大黄凉血祛瘀解毒,润肠通腑,枳壳破气消积,疏通气道,助大黄通便。配以防风使热毒从外而解,黄芩清热泻火解毒,诸药合用,共奏清热解毒,活血消肿,泻下通便之功。
6
6、托里消毒散
【出处】明·陈实功《外科正宗》
【组成】人参、川芎、白芍、黄芪、当归、白术、茯苓、金银花各3g,白芷、甘草、皂角刺、桔梗各1.5g。
(此为原方用量,具体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)
图片
【功效】补气生血,托毒消肿。
【主治】用于治疗毛囊炎属正虚邪恋证,临床见毛囊炎反复发作,日久伤正,疮色淡而不红,间有脓头,微感疼痛,面色跳白,食少纳呆,心悸,夜难入寐,舌质淡红,脉细弱。
【用法】上药用水400毫升,煎至320毫升,空腹时服。
全方人参、黄芪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以益气分;当归、川芎、白芍以滋血分;桔梗托毒外出;金银花、白芷、皂角刺以解毒消肿。
文中所涉及药方仅供参考学习,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一人一方,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,辨证加减服用,切忌私下盲目用药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道正网配资-配资网站查询-股市五倍杠杆-如何开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