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听、看了很多行业内人士的意见,他们普遍强调的都是“用户导向”,简单说就是用户喜欢看什么,你就创作什么,千万不要自嗨。
现实的反馈也是如此,那些情绪化的,或迎合大众情绪的文字、视频等内容都会得到更多的流量,动不动10W+,100W+之类。
我原来以为这是对的,但还是感觉有问题。
后来我更倾向于认同“创作者和用户需求之间要平衡”的策略,就是既要围绕你服务的用户去创作,也要兼顾自己的原则。
但这样做之后我又模模糊糊意识到还是不太对。
内容行业的铁律:究竟投其所好,还是坚持自我?真不用太在意方法
平台那边的运营方法我几乎都看了一遍,说实话大多的方法论都是短期有效的,或者就是笼统的意见。
要知道平台也是在迭代,流量获取没有公式。打个比方,比如一个老师教学生,那他能够把所有学生都教好吗?哪怕最好的老师也不行。
展开剩余74%一个学生能够成才,主要还是看他个人。其实所有的培训都是概率学,这就像是市场的筛选,一将功成万骨枯,出头的都是剩者为王。不是说你知道了什么方法就可以成功。
天生我材必有用,老方说如果你不是吃这行饭的,那你就很难持续,再努力也无法达成卓越。
所以我认为内容行业的铁律,不是投其所好,而是在坚持自我的基础上,兼顾用户的需求。至于方法真的不用太在意,这是个本末倒置的问题,特别是对内容行业而言。
创作是很主观很私人的事情。
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唯有是你发自内心的东西,是从你心里流出来的文字,才是真诚的,可持续的 。
如果是投机的话,哪怕是很成功,也终究是对不起自己的生命,或者说就是对不起心底那杆秤。
不是真诚的东西就很急功近利,很廉价,天天做这样的事情,人就油腻、浮滑了。最后恐怕还是得不偿失的结果。
而要是做自己喜欢的事,自己很舒服,也可以持续做下去,容易形成复利效应。
所以我的意思是,内容创作者有时候就是要“闭门造车”,所谓的学习和交流意义不大。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。你的心本自具足,你必须很自信才行。
首先是取悦自己,然后才能取悦别人。
不管是文字还是视频,包括音乐、艺术等。最好的作品都是自己享受其中的,而如果是以取悦别人为动机和出发点,那最多是二三流。
当然就像电影很多都是三流四流的最赚钱,媚俗嘛,既然很多人喜欢,那他们就特意拍出来这些“迎合市场”的东西,反正挣钱这个事不丢人。
而如果自己很有追求,那就容易犯曲高和寡的错误,或者就是需要很长时间才会被大家理解和认同。这就看个人的取舍了。
这个没有定论,怎么都是对的,你完全可以慢慢测试,既可以主观的、悦己的,也可以是客观的、取悦别人的。让别人高兴其实也是一种价值,甚至是很重要的价值贡献。
反正人生是阶段性的发展,你有足够的时间修正自己。
写作变成生意对吗?
很多人都是功利性的目的去做事,这是人之常情。但如果你在解决了生活问题后还这样做,那就只能说自甘堕落了。
当人类社会进入AI时代,老方说很小众的内容会有很好的前景,因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,社会多元化,人也是多样化,物以类聚人以群分,大家都喜欢跟同类一起玩。
到这个时候投机就意义不大了,日久见人心,只有真诚才能真正打动人,让别人相信你。不真诚的话是被鄙视和被淘汰的。
而且那时候AI也会升级算法,更“人性化”,原来的模式和套路就落伍了。
不过还是要注意跟用户之间的交流和反馈,自我精进这个事是没有止境的,你在有益于别人的同时,别人也有帮到你。
发布于:山东省道正网配资-配资网站查询-股市五倍杠杆-如何开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